楼市资本将转移?楼市变革已到来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2021年楼市发生了不少大事,让关注楼市的人记忆犹新。而今年也迎来了楼市大变革!调控政策频频发力,房地产行业业绩和地位明显下降。据胡润排行榜显示,地产行业明显降温,成为第三大产业,从事房地产的万达王健林、宝能姚振华等人财物大幅缩水,倒退明显。
据统计2021年的胡润富豪百强,房地产业的企业没有一家进入前十,这种现象已20多年未见。
可以预见,房地产行业已不再是“香饽饽”,依靠房地产暴富的恐怕要空欢喜一场了,全国去房地产化已成定局。
在这种背景下,房地产行业转型势在必行,房企要想活得更长久,现在就需要对未来进行大规划。“价值链产业创新”才是少有出路,此前恒大许家印就曾表态过未来企业转型的必要性。只有探寻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才可稳固。未来,与互联网合作,诸如直播卖房,电商渠道平台将成为优先选择。
各大互联网龙头企业进军房地产电商平台将成为未来趋势。
就这样,互联网和房地产两个行业将进行深度融合。借助对方领域优势,扬长避短
一、房产企业相继跨界转型
一二线城市在严格“限价”之下,各大房企利润越来越薄,无论是毛利率、净利率、还是归母净利率都在持续下降。同时,地产业人员的快速流动与产品的快速复制,让房企都走上“贸工技”路线,效率太高,模式单一,让住宅规模越来越扩大、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而利润也越来越稀薄,尤其是限价模式下多数亏损无处弥补,过剩的产能、残酷的竞争必然让楼市走上“内卷”之路。
地产并非制造业,而是更加偏向金融业,因此楼市内卷的破解之法就是价值链的资本创新!
比如恒大自暴雷之后,于近日终于宣布复产复工,并公布未来10年转型布局:
1、不再买地。目前总土地储备项目778个,规划建筑面积2.14亿平米
2、退出TOP10之位,全面实行现房销售,规模将从去年的7000亿元直接降至每年2000亿元左右;
3、许老板自掏10亿元人民币,投入到恒大新能源汽车。
除了恒大之外,当下百强房企都有相继跨界转型。
要么造车,比如恒大、宝能等。
要么养猪,比如万科、新希望等。
要么搞医疗,比如融创、泰禾等。
要么搞教育,比如碧桂园、旭辉等。
或者是,像贝壳对传统中介行业的改造,以及建材供应商对产品的研发投入形成客户集中度的大幅度提升等等都是好的榜样。
变局的出现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房企接下来或许也会行业升级,并在住宅细分、物业管理、城市更新、商业运营、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散性开发出来新的多元化创新模式,或许有的房企已在探索创新的路上,有的房企无不避免地面临放弃或淘汰,但不管怎么样,地产行业已进入“青铜时代“!
与此同时,房企在与互联网龙头公司合作的紧密度也开始更加频繁,只卖房子的时代已过去了。比如:
1、合作建立电商渠道平台拓展客户。
2、直播卖房。
3、社区服务O2O。
......
房企或借助互联网的流量与资本,已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
二、互联网龙头公司进军房地产
房地产不再是引导者,而是服务者或者共生者,地产创新势必结合科技和资本。
于此,近两年来互联网龙头公司却争先恐后地进军房地产,比如:
字节跳动收购麦田(幸福里中介平台)。
腾讯直接注资贝壳。
阿里投资易居(天猫找房和阿里房产)。
京东上线“自营房产”业务……
房地产与互联网最“卷”的两个行业卷到一起了。
巨头纷纷布局房地产,互联网的尽头是房地产中介?我们拭目以待。
另外,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表示,互联网巨头切入房地产交易服务市场,除本身市场外,更看重的是背后衍生服务的想象空间。
你觉得呢?
三、最后的话
房地产与互联网最“卷“的两个行业卷到一起了。
无论是房企大佬,还是电商大亨,对“全产业链”的追求可以说是到了“ 有钱就是任性!”的疯狂地步,也说明了房企在“去地产化”,在寻求新的价值产业链,而互联网电商却以为当下是机会,抓住下一个楼市十年的风口。
未来房子要回归“居住”属性,企业要回归“服务”属性,意味着行业已经步入了比服务、比口碑的时代。
可以预见的是,开发商与互联网之间的“互卷”或将开启楼市新的价值产业链,这就是房地产新的时局,也是楼市新的趋势。
以上部分核心内容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楼语分说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