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调控再次松绑,发生了什么 ?

杭州房产圈 2018-01-10 21:35: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01 当很多人开始观望新年楼市的走向时,各地楼市却传来相继松绑的信号。 继兰州的局部取消限购,以及合肥的疑似取消限价后,全国又有多个城市加入到调控松绑的行列中来。

01

当很多人开始观望新年楼市的走向时,各地楼市却传来相继松绑的信号。

 

继兰州的局部取消限购,以及合肥的疑似取消限价后,全国又有多个城市加入到调控松绑的行列中来。

 

1月7日,南京出台新政:高层次人才买首套房不再受户籍限制,公积金最多可贷120万(目前30万,等于放大4倍);40岁以下本科生直接落户买房。

 

郑州非当地户籍人才购房,不论年龄和毕业年限,只要符合全日制本科(含)以上学历、副高级(含)以上职称、高级技师(含)以上职业技术资格,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不用审核社保或个税,即可按规定购买住房。

 

武汉非本地户籍个人,凭房票(人才住房券)可在市区范围内购买首套住房、使用房票所购住房取得不动产权证满5年后方可上市交易。

 

在长沙工作、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首套房不受户籍、社保缴存的限制。

 

济南取消购房、投资纳税落户条件限制,实行居住就业落户。

 

昆山两种人才不限购:在昆山市企业工作,申请购房时在岗在职,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在昆山市企业工作,申请购房时在岗在职,具有大专学历,本人专业与所在岗位匹配,且专业符合当年度市人社局发布的《昆山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

02

这么多城市何以争相以人才为切入点,为限购政策打开了一道门?从表面上,是为了争夺人才。

 

现阶段,很多城市的发展面临资源、城市容量等的限制条件。而高端、具备发展潜力的人才是城市发展较具备能动性的力量。

 

而随着北上广深对人口的严格控制,人才去向更是成迷,二线城市显然是卯足了劲要吸纳人才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然而在我看来,“争抢人才”终究是个伪命题。因为留住人才的办法有千千万,何苦一定要从楼市打开缺口。更说的直白点,如果一座城市真的具备居住、就业、创业的吸引力,人才打破头都相挤进来,小小的调控政策也是根本拦不住的。

03

那么这些城市变相松绑的真实理由是什么?

 

先来看两张图:

 

从图表清楚可以看出,不少地方财政正在吃紧。

 

在土地财政依赖度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的背景下,地方财政依旧面临房地产市场低迷带来的压力。2017年11月,兰州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10.9%。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对于地方的财政是个不小的考验。

 

而有财政压力的远不止兰州一地,不少地区经济增长毫无亮点,人口持续流出,除了依靠传统产业之外,恐怕只有房地产这一大经济增长点。既然房地产维系着经济增长和土地财政的双重需要,那么当增长出现问题时,放松调控,回归房地产刺激之路就不令人诧异。

 

杭州暂时还没显示这方面的压力,是因为卖地所得还相对充沛,去年一年,杭州全年卖地收入突破2100亿,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仅次于北京的2800亿收入。而从今年排名前列季度的推地计划看,杭州今年又会是一个卖地大年。

 

04

然而再次启动房地产市场,终究是蕴含不小风险的。

 

虽然2015年-2017年的这一轮暴涨,几乎覆盖从一二线到三四线的所有城市,但每个城市基本面不同,有些城市的上涨有人口和经济增长层面的支撑,有些城市的上涨则纯属投机游戏,还有些城市的上涨是货币化棚改制造的人为需求。当狂热期过去,自然就能明白,哪些城市的上涨是虚华其里的。

 

事实上,过去的教训仍然没有被吸取。几年前我国房地产的高库存,依靠这一轮的涨价总算去的七七八八;然而,旧的库存刚去,新的库存又来。雪上加霜的是,这一轮上涨,几乎透支了未来数年的购买力,新的库存靠什么来去?取消限购又如何?

 

当然,地方政府不会不明了蕴含的风险,所以部分采用了管控方式,于是不少城市纷纷出台了“限售”政策。除了去年开始实施的城市,今年又有兰州、武汉地逐步加入,并且“冻结期”也从两年、三年、五年,慢慢上升。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