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关区:确保今年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每日甘肃网 2018-02-05 09:20: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城关区明确年内必须全面补齐3方面6项指标欠账确保今年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日甘肃网2月5日讯“提前两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

城关区明确年内必须全面补齐3方面6项指标欠账

确保今年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每日甘肃网2月5日讯据兰州日报报道 “提前两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是区委、区政府向全区人民作出的承诺。”城关区201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为94.93%,按照达到小康社会评估标准还差0.07个百分点,从国家五大监测方面38项指标看,该区主要在文化建设和人民生活、资源环境3方面6项指标存在欠账。对此城关区明确提出,相关部门要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强化措施和投入全面补齐短板,确保在年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当前城关区的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的决胜期,面对经济下滑的巨大压力,必须扬长避短并发挥优势,竭尽全力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确保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根据较新指标体系测算,2016年该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为94.93%,其中五大指标中评价值95%以上的分别是经济发展100%、民主法制96.81%;在90%至95%的分别是文化建设91.64%和人民生活94.7%、资源环境91.59%。按照评估指数在95%以上即达到小康社会标准,城关区距离实现小康社会还差0.07个百分点。从国家五大监测方面38项具体指标看,该区主要有3个方面6项指标存在欠账。文化建设方面欠目标3.36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为173.15元,欠目标26.85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欠目标1个百分点。人民生活方面欠目标0.3个百分点,其中每千人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仅为13张,离目标35张床位差22张;交通服务指数为75.46%,离目标还差19.54个百分点。资源环境方面欠目标3.41个百分点,其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25.21%,欠目标69.79个百分点;环境质量指数为90.09%,欠目标4.91个百分点。

在2018年提前两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该区在十一次党代会上确定的目标,同时明确要按期不折不扣的圆满完成。其中,在文化旅游方面,由区文体局负责,制定出台《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加快组建文化体育旅游投资公司,加快建设全省旅游集散中心,深入推进恒大童话世界、新恒基冰雪旅游、杉杉奥特莱斯等8个重点项目,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0亿元以上,切实增强中心城区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同时夯实文体发展基础,由文体和建设等部门负责,按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尽快启动广福寺、兰州城址文物修缮保护工作。做好基础设施的选址、设计、招投标和建设等,确保按时完成30条全民健身路径、44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

补齐资源环境方面的欠账,则需打好生态保护攻坚战。景观提升方面,林业和南河办、农水局等单位,要围绕兰山千亩红叶、九州观景亭廊、南河道生态水系建设、大砂沟景观提升等工程,做好设计和招投标、建设施工等工作,确保春节后开工建设。建设局力争在6月底前完成天水路、南北滨河路等5条立体绿化景观长廊建设,10月底前建成10个小游园,着力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城市生态景观。环境保护方面,区环保局等部门和各街道,要毫不松懈的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控施工扬尘和低空面源污染,取缔小火炉1万台以上,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此外,该区还将在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公厕管理方面、制定鱼儿沟等8条洪道治理方案做足功夫。

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市列城关基础设施项目很多,征收和国土等单位全力配合支持,确保完成各项征收任务,区建设局对接市级相关单位,尽快明确今年五条“断头路”的征收时限以及面积等任务,及早启动征收工作;积极对接市城投公司,完善红山根至营盘岭公路建设方案,做好项目手续办理并尽快启动建设;要全面加快12条小街巷改造,确保6月开工10月前竣工验收。各有关单位全力推进棚改安居攻坚战,针对今年重点实施的盐白片区整体改造等6个项目8302户的省列任务和定西路棚户区改造等5个项目6068户的市列任务,全力帮助企业做好立项、用地等各项手续办理,力争省列任务6月全部开工、市列任务10月全部开工。全区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针对全面小康监测指标中养老床位不足的问题,要吸引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到养老领域,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积极为经济转型发展增活力、为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此外,尽快启动虚拟养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大力开展医养融合和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试点工作,加快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

兰州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杨晟途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